所在位置: 首页 > > 新闻资讯
2025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(GB 17761-2024)对车辆安全、材料、重量等进行了全面升级,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内容:
数字化管理平台: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现园区内通信网络、水、电、保洁、安保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。这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,确保园区的稳健运营。
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,上游资源整合、中游技术突破(如固态电池)、下游生态构建(如V2G技术)将推动全球电动化转型。中国凭借市场规模与政策优势,有望引领产业标准制定。
新能源产业投资决策需结合政策、技术、市场和风险等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,以下为关键决策维度及策略建议:
信息技术产业园运营的创新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信息技术产业园的运营模式多种多样,根据园区的特点和需求,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:
1. 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: 2025 年,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。业界对 2025 年新型储能市场表现持乐观预期。
1.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:2024年,“发展新型储能”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体现了国家对储能产业的高度重视。 2. 能源法规定: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》规定,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,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。
1. 装机规模快速增长: 2024年,中国新型储能建设已实现跨越式发展。截至2024年底,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/1.68亿千瓦时,装机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30%。 新型储能单站规模不断扩大,电化学储能的“大型化”发展趋势愈加明显。百兆瓦级以上的大型储能电站装机占比达到65%,同比提升14%。
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主要分为传统技术路线和新型技术路线两类。其中,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又包含多种形式,具体有绝热式压缩空气储能、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、等温式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态空气储能、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以及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。